为什么纬度越高昼越长


明日夏至,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

随着6月21日的脚步渐近,我们迎来了夏至这一特殊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夜间时间最短,标志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夏至期间,阳光雨水皆充沛,大地充满了生机。

今年的夏至尤为特殊,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两倍。其中,广西、湖南等地的雨水尤为充沛。华北、等地气温也将有所上升,天气将逐渐变得炎热。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从海南的海口到黑龙漠河,白昼的时间各有不同,漠河更是可以达到17小时以上。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是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

夏至期间的天气格局,大致可以概括为“热-雨-热”的模式。华北地区干热,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雨,而华南地区则闷热。天气网的分析师跃表示,今年夏至期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降水量确实偏多。尤其是夏至前后的十天,南方地区的降雨较为频繁,部分地区降水量甚至超过常年的两到三倍。

俗话说“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从气候角度看,夏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中降水最多的节气。这段时间恰逢梅子成熟,因此被称为梅雨季节。雨带会在江淮到江南一带摆动,带来丰富的水资源。

虽然气温在夏至期间会有所上升,但实际上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刻。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继续积蓄,地表大气的温度在三伏天时才达到高峰。三伏天往往比夏至更热。除了酷暑增多,夏至后的空气对流也很旺盛,午后至傍晚常会有雷阵雨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我间有“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习俗,意味着尝新和降温开胃。南方的面条品种繁多,如阳春面、干汤面等,而北方则偏爱打卤面和炸酱面。

夏至是一个充满生机和特色的节气。让我们在享受夏日阳光的也注意防暑降温,迎接美好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