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指弯曲伸不直
掌腱膜挛缩症,又称杜布伊特伦挛缩,是一种涉及手掌腱膜及手指筋膜的结缔病变。该病症在欧美较为常见,而在我国相对较少,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0∶1。
病程通常较长,可达10年以上。初期症状为手掌出现疼痛的肿块,随后手掌皮肤变得褶皱、紧缩,后期手掌会出现紧绷的条索,使得手指难以伸展。
掌腱膜是手掌部深筋膜的浅层增厚部分,位于手掌部呈三角形,具有三种方向的纤维结构。掌腱膜挛缩主要位于手掌尺侧的纵向纤维和指蹼纤维,以及手指的中指尺侧和环、小指的及两侧螺旋索。
关于掌腱膜挛缩症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血统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家族史以及相关疾病史等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例如,该病症在白色人种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中较为常见,并且通常患病年龄超过50岁,男性的患病比例是女性的四倍。
掌腱膜挛缩症可分为多个分期,从仅出现小结节到手指屈曲挛缩逐渐加重。诊断时,可观察到屈肌上皮肤出现三角形“褶”,被动伸患指会引起掌指关节处皮肤褶皱。皮下中的纵向条索会使皮肤起皱并限制关节伸展。
在治疗方面,胶原蛋白酶注射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注射胶原蛋白酶分解和弱化挛缩的结缔。但该方法存在并发症,如周围水肿、挫伤等,且治疗效果大多只能维持五年。手术治疗是当患指严重影响手功能时所考虑的介入方法,主要目的是把弯曲的手指弄直并减少复发的风险。但手术只能切除挛缩,并不能完全治愈此病症。
掌腱膜挛缩症是一种结缔病变,可导致严重的关节挛缩和手功能丧失。目前尚无法找出其主要病因,也没有完全治愈的医学方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胶原蛋白酶注射和手术切除,而术后复健对于预防疤痕沾黏和关节僵硬、促进活动度和手部功能恢复十分重要。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尽力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