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能熬夜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特别擅长熬夜的朋友,他们总是晚睡,但第二天精力依然充沛,仿佛拥有与众不同的生物钟。

许多人也会熬夜,但通常会在零点之前入睡;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常常在深夜一两点才入睡,相较于周围人,他们似乎更能“熬”。

最近,浙江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擅长熬夜的人可能拥有的一项优势——他们的认知能力可能更为出色。

《生命》结合这项研究以及专家观点,探讨了那些夜猫子人群的独特优势,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保证他们的睡眠质量。

夜猫子的认知优势是天生的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26820名参与者的数据,重点收集了他们的认知能力表现和睡眠信息。

参与者的认知能力测试包括推理、配对、反应时间和前瞻性记忆等多个方面。而睡眠信息的获取则通过问卷进行,包括睡眠时长、质量和睡眠类型等。

研究发现,当睡眠时长在7至9小时之间时,参与者的认知能力测试表现最佳。睡眠时间短的人整体认知得分较低,而较长的睡眠时间对认知也有负面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睡眠类型对认知表现也有很大影响。与早起型相比,中间型和夜猫子型认知能力得分更高,尤其是夜猫子型。这意味着夜猫子可能与更好的认知功能有关,他们在推理能力和反应能力等方面可能天生就表现更好。这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你的睡眠节律可能是天生的

有些人早已发现,人们的睡眠节奏并不完全一致。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睡晚起。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如拿破仑、丘吉尔等,每天只睡4个小时,仿佛“天生”就是工作狂。研究发现在这些人中,有一种突变基因(DEC2)使得他们的睡眠时间缩短。还有一些人的突变基因导致他们的睡眠时间远低于平均水平,但仍然能保持健康和活力。

除了基因的影响,晚睡还可能因为你的身体年龄还年轻。年轻人的生物钟调节系统对晚上的光照更加敏感,更容易晚睡。

夜猫子需要调整吗?

广东省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医师欧琼提醒,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人们可以减少或推迟睡眠时间,睡眠仍需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规律的时间范围里。如果你的家族成员天生睡得晚,并且晚睡不影响你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调整。但对于大多数因刷手机、玩游戏导致的睡眠拖延,则需要改变,以便与生物钟相符合。

如何获得好睡眠?

好睡眠的直观标准是起床后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能胜任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有两个公认的调节睡眠的影响因子是生物钟和睡眠自我平衡。对大多数人来说,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规律”和“睡够”。

对于如何做到睡得规律,有以下建议:床只用来睡觉,不在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培养睡前习惯,如洗漱、做面膜、泡脚等;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规律,不管是周末还是工作日,都要准时起床。

至于如何保证睡得充足,建议每晚10点到12点之间就寝,保持作息张弛有度,让一天的活动更加高效和积极心态的形成有利于晚上大脑兴奋度的自然降低。对于那些失眠导致的睡眠不足问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和心态来解决而不是硬睡如果实在睡不着也可以试着躺下放松自己待到有睡意时再躺下休息安眠也可借助听音乐冥想来让自己舒缓下来迎接美好的夜晚和明天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