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设董家口港


近日,气温微降,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依旧热火朝天地展开建设。港区内的第二座四十万吨级矿石码头,现在正处紧张而有序的施工阶段。随着进出口贸易的繁荣,客户对港口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对港口的接卸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22年起,董家口港区启动了第二座四十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建设。这一“双四十万吨”码头将进一步增强青岛港的货物吞吐能力,提升其服务水平,为青岛构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重要动力。这座码头不仅是全球在建的最大矿石码头,更是青岛港迈向国际化的标志性项目。

该码头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83%的工程量。目前,码头已从下部结构施工转向上部结构施工,引桥正在进行桥面基础施工,堆场也在加速形成并进行专业化改造。项目负责人表示,工艺结构安装制作已接近完成一万吨。

相比第一座码头,第二座四十万吨级矿石码头的施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两座码头的引桥上部结构仅相距四米,且下部结构存在交叉。为克服这些挑战,施工团队形成了多项创新成果。例如,建立了一座临时钢便桥,将水上施工转化为陆上施工条件,这不仅有助于施工进度,还能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该项目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基建体系。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周期智能管控,建立“海陆空”立体巡检网络和引桥施工安全预警体系。深化BIM技术应用,并通过主导编制我国首部《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标准》,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水运工程进入智慧建造新时代提供了标杆案例。

第二座四十万吨级码头的建设不仅承载着山东港口青岛港的战略转移任务,更是提升了青岛港的国际竞争力。它的建成对于服务青岛市乃至整个山东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远眺海面,这座宏伟的码头已现雏形,引桥合龙,壮观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