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演唱会不能拍照
北京日报评论专栏 | 评论员 何若
近期,苏打唱吴青峰再次因演唱会上拍照录像行为引发广泛关注。在舞台上,他坚持一贯的风格,对观众拍照录像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这一做法在公众间激起了热烈讨论。
熟悉吴青峰的观众都知道,他的演唱会向来禁止拍照录像。对此,他表现得相当坚持,也因此多次成为热搜的焦点。与吴青峰的坚决态度相比,大多数歌手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则显得更为温和。他们通常选择包容观众的行为,以避免因限制拍照而扫了观众的兴致。
这场讨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一些人认为,既然已经购买了演唱会门票,观众就有权自由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拍摄和录像,他们希望将这些美好瞬间分享给朋友或上传到社交媒体。另一些人则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观众应该尊重演出者的劳动成果,专注于欣赏演出,而不是频繁使用手机拍摄。
那么,演唱会上究竟能否拍照录像呢?从契约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演唱会门票背后都有明确的“观众须知”,其中规定未经许可,禁止在现场进行录音、录像及照相。购买门票即意味着观众与主办方达成了这样的约定。观众在购票观演时,其实只享有观看表演的,并未获得录制或传播表演的授权。
从这一角度出发,演唱会表演者确实有禁止观众拍照录像。以吴青峰为例,他的这一坚持应得到尊重,这早已成为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观众选择观看他的演唱会,便意味着对这一规则的认同。观众应遵守约定,尊重主办方的规定。
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当前的粉丝文化盛行的背景下,演唱会现场常常变成粉丝应援的战场。这时,有人呼吁歌迷放下手机,专注于聆听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纯粹感动,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提议。
禁止拍照录像更多是当下的个性选择而非普遍规则。歌迷通过晒图、晒视频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是可以理解的,许多歌手也将观众挥舞荧光棒、使用手机视为一种交流互动的方式。
演唱会上能否拍照,关键在于观演双方能否相互体谅、达成约定。既要释放歌迷的激动情绪,也要尊重歌手的辛苦付出。只有各方都把握好自身行为的界限,才能让演唱会变得更加精彩,让每一位观众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