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
嘉兴学院的朱伶俐同学正在备战期末考试的也投身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准备中。这是她所在的嘉兴学院首次组队参赛,为了能够专心投入竞赛准备,朱伶俐甚至放弃了参加韩国冬令营的机会。她表示:“选择参赛是我为自己喜欢的事去拼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几个月前,朱伶俐与队友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董超峰对此表示欣慰,他认为:“获奖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坚持全程不放弃,获得真正的提升。”董老师强调了坚持与长期积累的重要性。
孔祥庆老师作为嘉兴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的首位负责人,已经指导学生参赛十九年。他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包括老师亲手制作教学材料、借计算机和比赛场地等艰辛过程。他强调:“数学建模竞赛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在日常培训中,指导老师和学生们共同面对难题,共享成功的喜悦。
闵啸老师作为目前的竞赛负责人,认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他强调:“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参赛学生能够锻炼多种能力,而老师也能提升专业能力,但前提是需要老师和学生都认真对待、全情投入。”
为了吸引更多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参与竞赛,闵啸和全体指导老师们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全校规模的宣讲、校赛选拔,并在其他相关学科竞赛中招募优秀学生。集训过程艰辛而漫长,从入门到强化再到实战模拟训练,选手们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训练。指导老师们表示,虽然过程艰辛,但看到学生们取得的成就,一切都值得。
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兴学院学子已经获得了十余项级奖项和近百项省级奖项。在最近的2018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嘉兴学院更是首次斩获全国一等奖。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和困难,信计15级的斌同学已经连续三年参加集训和国赛。他表示:“虽然集训辛苦,但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数学建模的乐趣。”
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放弃的念头,指导老师们会耐心倾听、给予指点和鼓励。孔祥庆老师表示:“很多时候,学生们只是暂时迷茫,老师的引导可能激发出他们的无限潜能。”他成功说服崔芙萍同学归队训练,最终取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所有指导老师们的共识是:“数学建模竞赛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教学和育人上来。”他们强调数学建模的乐趣和意义在于过程教育、点滴积累、思维拓展。通过竞赛,希望更多学生增长见识,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学科研究更加精进前沿。这是数学建模的真正意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