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山人不叫杭州


在此之前,我曾撰写过关于北京、上海和杭州的地域文化对比文章。对于我所描述的内容,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反馈,其中部分网友的反应较为热烈。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每个人的观点都有所不同,对于众口难调的现象,我选择不回复那些实在过于偏激的评论。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可能比较“敏感”的话题。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有些地域之间虽然相近,但却存在明显的隔阂。就像金华与义乌,还有杭州与萧山,这两对地方都是如此。或许有些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文章有些挑事儿,但我首先要强调的是,地域文化和民俗民情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应因为不被人提及就否认其存在。

现在许多大型城市受到外来人口和文化的影响,本土的文化逐渐模糊。若干年后,我们这一代老去,未来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代的经历和故事。我分享这些老故事、老经历,以及市井文化,初衷在于真实客观地呈现,但无法保证没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和讨论。

我之所以加入“杭州版解读”,是因为我是杭州人,我的观点自然只能从杭州人的角度出发。至于萧山人是否如此看待,我无法肯定,因此我只能代表杭州一方的观点来阐述。

杭州与萧山之间,仅隔一条钱塘江。虽然钱塘江并不像长江那样波澜壮阔,但它却是一条充满个性的江。国际地理学界将其与南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钱塘江潮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一大自然奇观。

的先民因地理和语言的不同,沟通并不频繁。过去萧山人很多的外婆家在诸暨等地,而杭州这边与萧山的通婚也不多。在杭州老一辈人的心目中,过了钱塘江就是另一个地方。他们称萧山人叫“对江佬”,并常有关于萧山人的某些评价,这大多源于特殊年代的纷争和历代村镇边界的矛盾。

萧山过去给杭州的印象是种植萝卜干和大种鸡,而杭州人则以“杭铁头”著称,表示勇敢、倔强、刚直等积极的含义。而萧山则有一种被称为“夯榔头”的说法。当杭州人与萧山人相遇时,就像铁头碰上榔头,双方性格都较为强硬,容易互相不服。

过去杭州是杭州市,萧山是萧山市,但杭州七县市的说法让两者有了高低之分。萧山性格倔强,重视教育且经济发达,对于杭州这个“大哥”,他们难免有些不服气。但行政架构的变革中,萧山的部分区域被划归杭州管理。虽然有这样的变革和待遇上的不同,但双方的友谊并未因此受损。

在我读书的时候,有很多萧山的同学。虽然有时会有一些小摩擦,但大家都相处得很好。他们不承认关于杭州的一些,觉得杭州好在架子大、有底蕴。萧山男同学性格豪爽、爱当大哥。现在我们尽量避免争论谁高谁低。

后来萧山从市变成了区,杭州的发展也离不开萧山了。虽然萧山人心里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杭州最富的那个区。所以嘴巴上还是不会放下那种底气。而杭州人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并不计较反而更加珍惜双方的合作关系。因此关于杭州和萧山的这些梗这就是我的个人解读希望带给大家快乐和良性认知也希望评论区和谐理性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