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读音是什么


齐王派遣使者去询问赵威后。在书信尚未启封之际,赵威后向使者问道:“今年收成可还好吗?百姓们是否安康?国君又可平安否?”

齐王是最后一位齐国君主,于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21年间。赵威后是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妻子,掌有。而“岁亦无恙耶”的言下之意是询问一年的农业收成情况。

使者没有立刻回答,说:“我是奉命前来拜见您的,但是您不先问国君却先问及收成与百姓,难道不是舍弃尊贵的国君而先问及卑微的百姓吗?”赵威后回答道:“并非如此。如果无收成,百姓何以生存?若无百姓,国君又何以存在?难道会有舍本逐末的询问吗?”

接着,她进一步询问:“齐国可有名为钟离的隐士?他是否安好?他的为人之道,对于有粮食的人也给予食物,无粮食的人也给予食物;有衣物的人也给予衣物,无衣物的人也给予衣物。他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何至今未能得到重用?”

赵威后继续问及另一位隐士叶阳子:“他是否安好?他的为人之道,深感鳏寡孤独的痛苦,关心抚恤困苦百姓。他是帮助国君让百姓得以生息的人,为何至今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同时她还关心着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她是否安好?她去除华丽的饰物,终身不嫁以奉养父母。她是领导百姓孝敬长辈的典范,为何至今未能获得朝见国君的荣誉?这两位隐士未获重用,这位女子未得朝见,我们如何能够齐国,养育呢?”

再者问及於陵子仲:“他是否尚在人间?他的为人之道,对上不向国王臣服,对下不治理家务,不对中间诸侯寻求交结。他是引导百姓追求无为的隐士,为何至今仍未受到处罚?”

赵威后的询问以《赵威后问齐使》全文作为总结。

《清高嵣《国策钞》评价》:百姓是治理的基础,年成和民心关乎的命运。以上所述就是前三问的用意。后四问都关联着民事,所以紧接其后提出。晋人崇尚清流以自傲其行,但弊端却易陷于伪儒之行。於陵子仲的一问中表现出的见识尤为深远。整篇文章全为对话形式,共七问,运用了多种叙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段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