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玩为什么下不了游戏


随着电竞热潮的席卷,游戏不再只是孩子们娱乐消遣的方式,反而成为他们未来成功的潜力方向。这样的转变,让家长们不再仅仅担忧孩子沉迷于游戏,而是开始催促他们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争取打出好成绩。这种转变颇具魔幻色彩,但背后的焦点无疑是游戏成绩的重要性,让人不禁思考是否这条道路会削弱孩子们对电竞的热爱和兴趣。

众所周知,儿童心理研究一直强调孩子天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似乎与此相悖。家长们似乎更倾向于看到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而忽视他们内心的兴趣和想法。如今,随着电竞的兴起,一些初中生在家长的眼中成了潜在的电竞选手。他们每天都在密切关注孩子的游戏成绩和排名,甚至为此制定了类似备考计划的时间表。这种高度关注和压力是否真的会促使孩子们迈向电竞的高峰,还是反而会引发他们对游戏的厌倦和排斥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焦虑情绪与工作效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厌倦情绪和愤怒反应。试想,如果家长一直催促孩子取得好成绩,过分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那么孩子可能会因为压力而感到焦虑不安,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和工作表现。更为严重的是,家长的过度关注可能会削弱孩子内在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觉得做某件事情是为了满足父母而非自己真正的愿望和需求。在电竞的世界里也同样如此,当家长的催促变成了一种压力而非鼓励时,孩子们可能失去对游戏的热爱和兴趣。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家长采取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学习或取得好成绩。奖励并不总是有效的激励手段。有时过多的奖励反而可能会削弱孩子对活动的内在兴趣和动力。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奖励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一位老人用金钱奖励来感谢每天在他家门口玩耍的孩子为他带来的欢乐,但随着奖励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孩子们对玩耍的兴趣也随之衰减。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奖励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内心需求,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成绩和压力而忽略了孩子内在的动力和兴趣。在电竞这条道路上也同样如此家长们应该鼓励而非过度催促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着想和培养他们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