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
消毒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消除物体表面的有害微生物。灭菌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无论是原料还是环境,都存在大量危害生产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统称为杂菌。杂菌能通过多种渠道污染培养基质,导致菌种制作和栽培失败。做好培养基质灭菌及环境消毒是确保菌种制作和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
对于日本布朗姬菇蘑菇的生产环境,我们采用多种消毒方法进行环境控制。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方法。紫外线能够照射杀灭微生物,其杀菌作用最强的波长为250-270nm。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可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菌体内的核酸和酶,进而杀灭菌体。紫外线还能使空气中的氧气部分转化为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O3)。但紫外线仅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在接种室、接种箱等场所可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因此消毒时需注意防护。
我们还采用臭氧消毒。通过臭氧发生器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为高浓度臭氧,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使用臭氧消毒时,应关闭门窗,并确保人员离开现场。消毒结束后需等待一段时间方可进入。
化学消毒是另一种重要的消毒方式。通过化学物作用于微生物,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常用的化学消毒方式包括熏蒸消毒、喷雾消毒和擦拭消毒等。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将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或配合使用,以减少杂菌的抗性或耐性,提高消毒效果,缩短杀菌时间。
在食用菌生产中,热力灭菌是常用的方法,包括灭菌法和干热灭菌法。灭菌法利用蒸汽或沸水杀死微生物,分为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对于母种培养基及玻璃器皿等,高压蒸汽灭菌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压力和温度,并持续一定时间。而对于一般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以及谷粒、木屑等原料,则需要更高的压力和更长的灭菌时间。高温季节的杂菌较多,因此灭菌时间应相应增长。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需要注意锅内水位、物品摆放秩序及防水措施。先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再进行升压,确保冷空放完全以确保灭菌效果。常压蒸汽灭菌则通过将物品放在常压灭菌灶内,以自然压力的蒸汽进行灭菌。此方法广泛应用于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和栽培袋的灭菌。但常压蒸汽灭菌时间较长、培养料养分损失较多,因此需要注意火力和温度的控制。还有火焰灭菌和干热灭菌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不同物品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确保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