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作文400字
文化自古以来,就崇尚“学无止境”的优良传统和人生志趣。
“学”,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价值体现。从学识积累的角度言,“学无止境”便是对这一人生信念的最好诠释。从人生志趣上言,“学”实成为有志于君子人格或仁人志士的一个必备修为工夫。从价值态度上言,“学”体现了“学而不厌”和“学不可以已”的心性。
今天,我们围绕“学”的思想观念,来谈谈人生的价值态度和志趣问题。“学”在《论语》等多部古籍中频繁出现,主要表达了对学习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真正的“学”,既是真诚于人生学问的长期投入,又是学习上事为敏慎的正道而为。
“学”的价值意蕴何在?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学之精神?为何说“学”体现了人生的态度和志趣?我们为何要有“学”的精神和志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地学”?
孔子自谓“学而时习之”,又赞许弟子颜渊“好学”,可见“好学”在其仁的学说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地位。一个人若能保持“学以为己”的正确态度,视学为人生的乐趣,方能坚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而做到发愤忘食。
真正的“好学者”,虽处贫困之境而不改其乐。学者致明致知,为人生找到正确路径。秉持学以为己的正确态度,视学为乐趣,才能做到虽处贫贱而能自得其乐。真正的“好学者”,是虽遇困难挫折而不改其志,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学为乐,乐以忘忧。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心性,既是在验证学习的态度和乐趣,又是在体现价值取舍上的志趣和抉择。选择“好学”的精神价值之乐趣,而不刻意追求外在的感官快乐,便能乐以忘忧。人生一旦有了“乐以忘忧”的志趣和乐趣,必然有“学不可以已”的进取精神,锲而不舍,方能达致神明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