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煲汤做法大全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以其温和的性味与补气生津之效,在中医儿科领域备受青睐。它特别适合帮助改善因脾虚引起的孩子抵抗力低下问题。今日,我将与大家分享三款太子参的食养秘方,旨在帮助孩子们在夏日恢复体力,同时在秋季筑起抵御外界病邪的坚固防线。

太子参的食养妙方

1. 太子参莲子瘦肉汤

材料:太子参、莲子、猪瘦肉、生姜。

做法:将太子参、莲子略作浸泡,猪瘦肉切块后焯水去杂质。将所有材料与生姜一同放入炖盅,加入热开水,隔水炖煮约两小时。

适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每日一次,效果更佳。

2. 太子参淮山炖鸡

材料:太子参、淮山、鸡肉、生姜。

做法:太子参、淮山洗净,鸡肉切块后焯水。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约一小时。

适用:此汤品适合脾虚气虚、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每周2至3次为宜。

3. 太子参麦冬无花果茶

材料:太子参、麦冬、无花果。

做法:将太子参、麦冬、无花果洗净后浸泡片刻,放入养生壶,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

适用:此茶适合肺燥干咳、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可每日多次冲泡饮用。

不久前,我曾遇到一位特别的小患者。她是一位8岁的小女孩,身高仅120cm,体重22公斤,体态瘦小而虚弱。她的面色泛黄,缺乏活力,让我印象深刻。

家长已尝试多种方法帮助她健康成长,但效果不佳。经过详细了解,孩子食欲不振、容易积食,且体质较弱,经常生病。在与同龄孩子相比时,她总是显得最为瘦小。

经过诊断,我发现孩子存在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导致的食欲不振;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外在体现——面色无华;以及脏腑功能低下反映出的精神不振、活动力下降、容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则表明她在骨骼生长和整体发育上存在滞后。

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为她制定了一个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调理方案。经过一周的精心调理,孩子的食欲得到了明显改善,面色也逐渐变得红润有光泽,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更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三个月的持续调理,孩子的身高有了显著增长。

家长的反馈表明,孩子的体质也得到了增强,生病的次数明显减少。总体来看,孩子的进步非常大。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她完全有可能逐渐追上同龄人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