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原文和译文


太上言:“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此乃天地之常理,人之常情。

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依据人所犯之轻重,以夺人算数。算数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们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又有三斗神君,常在人头上,记录人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至庚申日便上告天曹,言人过。

凡人有过错,小则夺算,大则夺纪。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必先避诸过失。道之所在,进德修业;非道之途,退而勿行。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宜以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人之言语行为,应合天道。行善事者,必得吉庆之福;为者,必受之祸。吉凶祸福之报,皆由人之心念所起。故心起于善,虽未为善事,而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虽未为,而凶神已伺之。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凶人语恶、视恶、,之人必遭其殃。人当勉力行善事,以祈天佑之福。此《太上感应篇》所译之意也。

故天之道在于赏罚分明。若人能修身齐家平天下,行善积德,则天必降之以福;若人多端,天理难容,则必有灾祸随之。胡不勉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