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为什么不赞助极限挑战
金桂娟,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在她看来,电视节目内容通过互联网为社交营销创造了丰富的土壤。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点大多源自于电视节目内容,这些话题如同金色的种子,落地生根后,便可开花结果。
以《极限挑战》为例,其微博社交营销数据相当可观。在节目播出期间,东方卫视的微博提及量明显上升,二者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正相关关系。每当节目现热门话题,频道官微总能迅速捕捉并进行二次推广,这种策略已经成为节目宣传的常规手段。尽管节目曾经历长时间的停播和一些的冲击,但其高质量的内容依然能吸引大量观众。这恰恰证明了,《极限挑战》准确把握了当代电视观众的心理,新奇和戏剧性的内容总是能点燃他们的热情。
再看《爸爸去哪儿3》,虽然其微博提及量与第二季相比略有下滑,但仍然在微博平台上拥有较高的热度。《爸爸去哪儿3》用户画像独特,传媒和科技行业的深度用户占比较大,职业领域上则以经理、总监、作家和艺人为核心,文艺青年是节目微博讨论的主力军。节目赞助商在选择与节目联动营销时,主要倾向于年轻化、时尚化的综艺节目,尤其是女性观看者居多的节目。饮品类、商业网站/APP类以及化妆/护肤品类广告赞助商更偏爱赞助这类节目。原因在于年轻受众与节目的高收视率息息相关,这也正是这些产品瞄准的目标消费者。整体来看,赞助商的选择与节目的受众特征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