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纳为什么叫婆婆纳
一、婆婆纳的特征描述
婆婆纳,又被称为波斯婆婆纳或肾子草,是一种属于玄参科婆婆纳属的越年生或一年生低矮草本植物。它的茎多枝且通常趴地生长,高度维持在50公分以下,茎上密生着两行。叶子呈卵形或圆形,每对叶子都有短柄,叶片大小在6-20毫米之间,基部呈浅心形,顶部圆润,边缘有钝锯齿。总状花序较长,带有苞片,花朵相对较小,花冠呈现蓝色、紫色或蓝紫色,在3-5月间绽放。其蒴果呈肾形,因此又被称作肾子草,长度约为5毫米,表面覆盖着腺毛。
婆婆纳的原产地为欧洲、西亚至伊朗一带,如今广泛分布在温带及带地区。在我国,它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常常生长在路边、荒地、宅旁、苗圃、果园、菜地、林地以及园林绿化带等地方,特别偏爱生长在旱地夏熟作物田地,如麦田和油菜地。
关于婆婆纳的生长特点,它通常在秋冬季节开始出苗,8月底到9月初是其幼苗发生期,这段时间相对较长。到了第二年2月,它的生长速度会迅速加快。从3月开始,它会开花,花期相对较短。大约5月前后,果实会成熟。果实成熟后会自动开裂,散播种子到土壤中。这些种子在秋冬季会继续出苗。婆婆纳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不仅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还可以通过茎的断离部分进行无性繁殖。它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杂草。
二、婆婆纳的利用价值探讨
尽管婆婆纳被视为一种恶性杂草,但它仍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它可以在干旱地面的花坛中作为地被植物栽培。从10月初开始,婆婆纳就会出苗并展现出绿色,整个冬季都能保持深绿色。到了第二年3月前后,植株会再次返绿,并持续到五六月份。它具有适应性强、管理简便、繁殖容易、成本低以及绿化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可以尝试进行栽培并利用。
婆婆纳的全草具有用价值。其中材名为肾子草,味道辛、苦,性平。它具备祛风除湿、壮腰以及截疟的功效。在使用时,请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