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


性格,亦称人格,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且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通俗来讲,性格就是个人的独特印记,是个人的一种标志。

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者的特质往往与他们的性格相辅相成;而在失败者的背后,也往往隐藏着其性格的缺陷。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至关重要。

抑郁症患者需认识到,患上抑郁症并非无因,可能已存在的个性基础为抑郁症的发作埋下了伏笔。改变有缺陷的性格成为治疗抑郁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若不彻底改造容易导致抑郁的性格特质,治疗可能陷入困境。即使抑郁症得到暂时缓解,一旦遭遇生活中的不顺或困境,它仍可能如恶魔般再次降临。对于患者而言,不论过去的性格如何,抱怨无益,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开始自我性格的改造之旅。

虽然抑郁症看似人生的灾难,但它也如天赐的机遇一般,揭示了性格中的重大缺陷,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完善自己。在抑郁症患者中,性格内向的人尤为常见。

内向性格的人必须充分认识到其性格对抑郁症治疗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人生发展的危害。抑郁症的病因学研究早已注意到内向型性格与抑郁症发病的内在联系,并将其视为最常见的发病人格基础。

成功心理学家认为,高度内向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可能性,他们仿佛生来就是失败者和局外人。

宇宙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生命呈现开放的特征。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人类的开放程度至关重要。内向性格的人在人生发展中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其一,他们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不愿让他人走进内心世界,自己也不愿涉足他人的内心世界。这导致他们无法与更广泛的人群建立亲密关系和有效的情感沟通。

这如同水流需动才能保持活力,思想和情感亦需流动以保持鲜活。一旦僵化,遇到生活的困境便无法应对。从某种角度看,抑郁症便是情感被困而无法解脱的效应。

其二,内向性格的人倾向于沉思而非表达。他们错误地认为独自沉思是优点。但的箴言告诉我们:“一味的沉思默想有其局限性和危害性。”

任何个体所拥有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其思考永远只能是部分答案。只有当个体超越自我经验的局限,融入他人的经验,他的经验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对于内向性格的人而言,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的缺点:思考过多而行动不足。思想若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则毫无意义。思考多而行动力弱的人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和负担。

正如哲人所言:“思考多而行动少的人比真正的懒汉更可怜。懒汉可能因懒散而获得简单的快乐,而前者却因过度思考而失去任何快乐。”

那么,如何改变内向性格呢?心理学家们提出一个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方法:“多说、多动、多唱”。这不仅能够帮助内向的人打开心扉,还能使他们将为实际行动。

了解并改变有缺陷的性格是战胜抑郁症的重要一环。通过行动和实践,人们可以逐步完善自己的性格,迎接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