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梦想作文素材
【编者荐语】
杨宝忠教授深情表达了对母校四十年的守望与感激之情,他的坚守与初心始终如一,如今依然一如既往地守护着莘莘学子的梦想,和那百年来磨炼的河大精神。
杨宝忠教授
守望母校之路
多年来,我因忙碌的工作而无法为河大征文活动即兴创作,心中时常涌起一阵阵写作的冲动。当这股冲动在心头汹涌时,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母校的眷恋,更是对过往岁月、学术生涯和师友同窗深深的回忆。
我要说的故事,从我1982年毕业留校开始。四十年春秋,我仿佛一直在母校的怀抱中问学、教学、科研和生活。我的生活,仿佛成了一本打开的史书,记录着我在河大的点点滴滴。
我常常回想起那些年,与同学们一起苦读的日子,那些深夜里的讨论和争执,那些帮助我、支持我、激励我的老师和同学。我回想起学术之路的艰辛、孤独和登高望远的心旷神怡,回想起在五尺讲台上一树桃李的满足与甘苦。我更加怀念的是家人对我的拳拳之爱,和同学们的深厚友情。
有人说我是“认字最多的教授”,这或许是对我工作的某种肯定。从《初耕集》到重点扶持的“字库工程”项目,都包含了我的初心和使命。面对纷纭浮躁的外部世界,我以初心和坚守排解诱惑,深耕专业。
至今我仍感到庆幸,能够毕业后留在母校教学。今后,我将继续守望每一位学子的梦想,守望那份源远流长的师生情谊,守望河大的精神家园。这不仅仅是对母校的守望,更是对过去的守望,对初心的守望。
以下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些旧事:
我的恩师与学术起点
记得刚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时,那时的学习热情高涨。班上成立了多个学习小组,我有幸加入了现代汉语学习小组,并得到了华尔庚老师的指导。后来在大学本科到硕士期间,谢质彬老师、黄绮先生等对我的学术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谢质彬老师不仅是我的学术引路人,更是我的人生导师。他严谨的学风、深厚的学问深深地影响了我。在他的指导下,我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并因此得以留校任教。
黄绮先生则是一位涉猎广泛、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在汉语文字研究、诗词创作、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领域都有独到建树。先生教给我的不仅仅是学术知识,更是治学的态度和精神。
科研与教学并进
在科研方面,我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坚持坐冷板凳、啃硬骨头。结合教学需要,长期致力于疑难字词的考释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也为教学提供了宝贵资源。
在某次河北省社科评奖会上,我有幸与同学们重逢。我们共同回忆起过去的岁月,讨论着未来的方向。那一刻,我深感学术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有同窗共勉、师长指引,便有了无尽的动力。
在河北大学百年校庆上的发言
作为教师代表在河北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言,我深感荣幸。我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在河大的工作经历,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我提到,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我要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
最后我想说,站在百年历史新起点上,我将继续坚守在河大这片热土上,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