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双11交易数据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盛大收官,今年在补贴的推动下,家电家居用品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与往年不同的是,平台不再单纯追求价格竞争,而是转向了性价比和优质服务的竞争趋势。
尽管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的双十一战报显得较为简略,但从中仍能窥见其繁荣程度。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强劲的增长势头创下了新纪录,购买用户规模达到了新的高度。589个品牌在全周期内实现了交易额破亿,同比增长了46.5%。
考虑到此前公布的累计成交破亿的品牌数量,我们可以估算出,短短11天内,交易额突破1的品牌数量有了显著增长。
京东同样公布了喜人的数据,其双十一购物节期间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20%,直播订单量也有了大幅增长。超过1.7万个品牌的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了五倍,中小商家的业绩同样喜人,同比增长超过两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双十一时间跨度为史上最长,各大平台都提前了开始时间。相较于去年,淘宝天猫提前了10天,京东提前了9天,其他平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这样的安排使得消费者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和选择,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对于一些消费者感觉双十一变得“淡化”了,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时间分散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优惠周期的延长实际上是将主动权更多地交还给消费者,使他们无需赶在特定的时间点凑单,从而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不再过于强调价格竞争,而是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性价比。例如,京东提出了“又便宜又好”的主题,强调不希望行业过度内卷。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吴嘉也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手段稳定价格,保障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
拼多多则通过升级商家服务费退免权益等方式,降低了商家的经营成本。技术服务费的下调也使得消费者能够更便宜地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调整策略,更加关注性价比和优质商品的消费趋势。例如,天猫强调品质好价,京东则注重又便宜又好的商品供应。这些变化都反映出电商平台对于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重视。
今年双十一的提前和各大平台的补贴力度加大,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家电用品消费成为亮点,各大电商的成交额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星图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的全网累计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8450币,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具体的品类方面,天猫平台通过以旧换新补贴等措施,推动了小家电、智能家居等品类的增长。京东则报告了大屏电视、扫地机器人等家电家居品类的强劲增长。手机数码和服装类目也是双十一期间的热门品类。
小米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双十一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创下了新纪录。淘宝直播、抖音等平台也呈现出了直播带货的新趋势,专业主播和品牌货盘的协同作用日益显著。国货品牌在直播领域的表现也十分抢眼,自播比例接近七成。
今年双十一还出现了品质直播模式的崛起,消费者和品牌方更加注重品质直播间。专业主播的势头强劲,多位达人在首次参加双十一时就实现了交易额的破亿。品牌官方货盘也呈现出明显的爆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