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那个关于“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故事。如果我们跳出故事本身去审视这些行为,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其实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核心问题是责任分散。在心理学中,当责任被无形地分散时,每个人都会有推卸责任的心理,形成A推给B、B推给C、C再推给D的循环,最后责任又落回到A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和尚时,饮水问题由一人承担;两个和尚时,这个问题由两人共同承担;但到了三个和尚时,饮水问题变得由三人共同负责。由于责任从一人分担变为多人分担,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行为也会相应减轻,这就是所谓的责任分散。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原本一个人负责某方面的事务时,他会投入全部精力。但当有人加入和他共同分担任务时,便容易出现责任不清、工作不均的情况。为了心理平衡,两人可能需要共同协作,比如“两个和尚抬水喝”,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共同承担、逃避应有的惩罚。
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有更多人加入,责任就会更加分散。在获得相同报酬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希望心理平衡,不愿多出力气。这就导致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观察到类似的现象。比如在围观群众中,当有人需要帮助而周围人不多时,往往会有很多人乐意伸出援手。但一旦旁边人多起来,就会出现大家都站着观看、指指点点却鲜有人实际出手帮忙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效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责任被分散,导致利他行为减少。
其实这个过程对个体来说是一场内心。超我想要立即给予帮助,但本我会考虑到风险而犹豫。为了平衡这两者,自我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做出决定。这也是人类为了在社会中求得平衡与和谐的一种自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