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靠海还干旱


身为山东人,不时听到人们议论:山东不是沿海省份吗,为何常常遭遇“十年九旱”?今年尤其如此,整个上半年几乎没有降雨的迹象,这让人们不禁好奇,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这样的干旱现象确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番。

首当其冲的是山东平邑县。作为农业大县,这里的旱情尤为严重。想想那些农民辛勤劳作的土豆,从春季播种到收获,期间需要多次浇水。虽然市场上价格看似稳定,但背后的成本付出和给农民带来的困扰却难以用金钱衡量。

说到山东的干旱,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作为沿海省份,为何水资源如此匮乏?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主要是季风的影响。我国的夏季东南季风通常在5月自华南开始进入,一直要到7-8月份的台风期间,才能深入华北地区。山东在上半年降雨稀少,干旱便成为了常态。季风的强度和活跃度也会影响夏季的降雨情况。如果季风活跃,那么降雨期可能会提前,且降雨量也会相对增大。

虽然山东的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但在其他正常年份的时段也会有降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旱情。今年的情况却异常特殊,整个上半年竟然没有出现一场有效的降雨,导致旱情愈发严重。在鲁南地区,河流断流、池塘干涸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居民甚至出现了用水困难。据当地农映,如今即便是10米深的水井也难以抽出水来,即便能抽出,水量也极其有限,这给夏玉米的种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部分丘陵山地正等待着降雨以便种植玉米,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分,即使种植也可能徒劳无功。

也有网友认为,当前的情况与环境变化密不可分。回想农村的过去,村庄周围绿树环绕,池塘众多,这样的环境能够涵养地下水,调节气温。然而如今,农村的道路全部被水泥硬化,池塘被填埋或用于建房,导致环境热量吸收增加。钢铁和水泥在白天吸热,夜间散热,使得空间温度难以降低,蒸发量过大,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正常的灌溉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

面对山东“十年九旱”的困境,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祈求天降甘霖,更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等等,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挑战。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