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一睡醒就想哭
明天便是端午节,清晨孩子还沉睡在梦乡之中,我抓紧时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家的小公主已经五岁了,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清晨未能及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她便会醒来放声大哭,眼泪如同白娘子寻找许仙被法海无情阻断时的悲伤之水。
我对此感到困惑,她已经五岁,不应该再像两岁孩童那样醒来看不到妈妈就哭泣。我回想起她的成长历程,发现问题的源头似乎可以追溯到她的生命头三年。那时,婆婆的控制和我的自由理念产生冲突,每天我都能听到她喋喋不休的指责和道德。
作为一个喜欢自由的人,我无法对抗长辈的压力,只能用沉默来表达抗议。在那两年里,我的情绪变得压抑,再加上孩子父亲不在身边,我的生活仿佛,常常陷入情绪的低谷,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当孩子肚子饿时,她会用哭声呼唤我,而我则默默地为她冲奶,等她吃饱后放回让她自己玩,我很少给予她回应。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孩子在我的沉默中度过,她的心灵受到了创伤。
这意味着在孩子0~3岁的成长过程中,我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导致她现在仍然停留在心理分化建立安全感的阶段。正如心理咨询师胡慎之在《0~3岁育儿手记》中所强调的:“健康的人格的根基是安全感。”
为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我们需要发展依恋关系。当孩子感受到亲人的细心照顾和身心的满足时,她会体验到舒适和安全,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信任感,逐渐形成稳定、独立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母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我的孩子差不多两岁时,我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已经积聚到了临界点。为了远离这种压力环境,我选择外出打工。这一决定无疑再次伤害了我那幼小的心灵。现在她五岁了,我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幼师,希望能陪伴她并弥补过去的错误。
创伤已经深深烙印在她的记忆中:妈妈会突然消失,她会失去我,这会让她感到伤心。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她渴望我每一天的陪伴。对此我感到无比痛心并深感愧疚。但同时我也感谢她给我修正错误的机会。在胡慎之夫妇的《育儿手记》的引导下我尝试找到重建安全依赖的方法并付诸实践。通过耐心回应孩子的需求和告诉她我爱你每次离开时都提前告知她并承诺尽快回来这些行动开始逐渐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让她感受到即使妈妈暂时离开也依然爱她就在身边。
除此之外我也尝试用拥抱来缓解孩子独自面对世界的孤独感。《育儿手记》中提到胡慎之家的豆豆也有类似的阶段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拥抱和拍拍孩子的背往往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安抚他们的心灵身体接触能缓解孩子独自面对世界的孤独感这也是我在实践中发现的确有效的方法每当孩子伤心流泪时我都会紧紧拥抱她让她感受到我的陪伴和爱让她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都会在她身边支持她我们一起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现在孩子已经很少莫名其妙发脾气或伤心流泪了说明我和孩子都在进步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不仅要育己而且要具备心理知识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站在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心理素质也同样重要我们需要比孩子先行一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推荐大家购买《资深心理师育儿手记》这本书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追溯源头同时也需要我们父母的宽容与持久的耐心和毅力。趁着孩子还小性格还未完全定型很多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让我们抓紧修正自己的错误不求她未来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愿她拥有健康的人格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