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苍山远的苍是什么意思
《夜宿芙蓉山逢雪》
——卿的诗篇
黄昏时分,苍茫的山脉在远方显得愈发遥远,
寒冷的天气里,简陋的白屋内显得格外清贫。
柴门之外,犬吠声声,似乎在述说着风雪中的故事,
在风雪的夜晚,归人脚步声中带着主人的温馨。
<“夜宿芙蓉山》一诗收录于《古诗赏析与创意启航》教材中《冬季篇章》。对于许多人而言,此诗的赏析常常被复杂化。那么,诗中的“主人”究竟指的是谁呢?
诗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若诗中无“民宿主人”的存在,则可简化为《逢雪宿芙蓉山》。此诗的重心无疑在于描绘这位“主人”。再观全诗,唯一提及人物的便是那风雪中的归者——“风雪夜归人”。除此之外,又怎能寻得其他角色?面对着风雪的降临,诗人想必已投宿于芙蓉山的居所之中。
关于“日暮苍山远”中的“苍”字,是否指代颜色?若为颜色,究竟是白还是青?实际上,山的本色虽为青翠,但在雪的覆盖下可呈白色。汉字中,“青”与“苍”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它们都代表绿色和蓝色,但亦有所差异。“苍”字还可引申为“苍茫”,描述黄昏时光线暗淡、山景朦胧的景象。结合后文的“远”字,以“苍茫”来解释更为合理。
再观第二句“天寒白屋贫”,这里的“白”与“贫”同样富有深意。“白”非指颜色,而是指房屋的简陋;“贫”亦非缺乏,而是指贫穷或破败。由此可知,寒冷的天气更突显了这间简陋房屋的破败程度,或许是家具不足、设施简陋、不抗风寒之故。
对于“风雪夜归人”,可想象诗人在风雪中遭遇困顿,寻找到了这处居所投宿。而主人因寒夜所需,可能下山寻找食物与取暖的柴火。狗的象征着主人的归来,这温暖的一幕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故作诗以表感激。
随着日幕的降临,苍茫的山脉在风雪中更显遥远;寒冷的天气中,简陋的房屋透出贫穷与破败。然而在柴门之外,犬吠声中我们仿佛看到那风雪中归来的主人身影。
解读古诗时,我们应先从文理出发,理解其合理性与逻辑性。如此方能更接近古代诗人想要传达的真实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