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是而是甚至造句


4月2日,是全世界共同关注自闭症的日子。

《地球上小星星》、《我的影子在奔跑》、《海洋天堂》、《雨人》、《自闭历程》等影视作品,都聚焦到了一个特殊的——自闭症患者。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这个与他人情感接触严重缺乏,常伴有怪异、重复的仪式,语言可能显著异常,部分患者却可能在视觉和空间技巧方面展现出高水平的天赋。他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甚至连最简单的日常活动都难以完成。

近年来,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家长们对自闭症的症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了解儿童正常与异常发展区别的家长并不多。在这一背景下,自闭症研究学者易春丽等人对自闭症的成因、治疗及家庭干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其中,“冰箱父母”理论认为,父母的冷漠、拒绝行为可能导致孩子患上自闭症。也有学者提出先天遗传因素和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是自闭症的诱因。自闭症患者对于来自各种感觉通道的刺激有高于正常人的敏感性,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环境时容易出现过高的焦虑和恐惧反应。

在治疗方面,传统的自闭症治疗方法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强调刺激-反应联结,但这种疗法有时会损害亲子关系,并对自闭症孩子造成二次创伤。而自闭症的家庭治疗方法则将重点放在父母身上,帮助父母调整心态、学会读懂自闭症孩子的信号,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和孩子的自我发展。

易春丽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就自闭症的治疗、家庭干预、社会接受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她强调了建立亲密关系在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家长在面对孩子特殊才能时的正确态度。她认为,尽管特殊才能可能存在,但家长不应过分强调这些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其他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全球范围内,大约1%的儿童患有自闭症,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我国在自闭症服务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对儿童正常与异常发展的教育。社会的接受度正在提高,更多的资源和关注正流向这个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