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学徒的18个事实
杭州的小张在寻找淘宝店铺美工工作时,通过58同城平台投递了简历。不久后,一家公司主动联系了他,并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小张原以为即将参加面试,但最终变成了参加培训。
小张拥有平面设计专业的背景,毕业后在各类平台上积极寻找工作机会。当杭州云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动联系他时,他立即上传了简历。当到达约定地点后,对方却提出了要先进行学习再谈工作的事情。
他被告知为"美工学徒"职位,抵达后并非直接面试,而是开始学习。小张在学校已学过相关内容,但考虑到培训后能获得工作推荐,他还是选择了签署培训协议并支付了4600元的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云雇公司并未如约安排他前往所谓的总部工作,而是提供了另外三家公司的选择。
小始了在某组长的指导下工作。起初,他被分配了制作详情页的任务。尽管他完成了七八张作品,但组长对他的评价始终不高。最后一次作品,小张自认为不错,但组长却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不足。此后,小张提出离职,但组长未予回应。
小张感到整个到培训再到工作推荐的过程似乎有些不对劲。从最初的信息到后续的培训要求,他都感觉像是被某种流程所牵引。
在联系组长和公司的过程中,小张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他与记者一同前往位于杭州三坝的杭州云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与一位简主管进行了沟通。简主管对此情况进行了部分解释。
记者询问简主管为何公司安排的培训和任务未让小张有实际的工作成果,简主管解释称,虽然小张在他们这里是合格的,但合作企业的反馈是他不合格。记者希望简主管能进一步与相关公司沟通以了解具体情况。
办公室另一位工作人员提到之前微信上的沟通内容,即小张的能力不足。小张表示是这位工作人员之前承诺他培训后会去总部工作。
这一切似乎构成了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对小张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的得失问题,更是对求职过程和职场规则的重新认识。
从这次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求职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公司和职位,并充分了解公司的背景和信誉度。对于公司和培训机构而言,也应该遵守诚信原则和行业规范。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后续的发展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