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葡萄为什么没有籽


作为四季常见的水果,葡萄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存在感。近年来,如“阳光玫瑰”等葡萄品种成为了网红水果,而“无籽葡萄”的出现更是满足了人们“吃葡萄不吐籽”的愿望。

对于无籽葡萄,消费者往往会产生许多疑问:它是如何培育出来的?真的靠激素吗?吃了会有害健康吗?

无籽葡萄,也被称为无核葡萄,主要分为先天无核与后天无核两类。先天无核葡萄的形成可以分为单性结实和假单性结实两种情况。单性结实是指子房在胚珠未时仍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一种“假孕”。而假单性结实则是“中止”的过程,通过基因和激素的调控令种子败育,形成的果实仅留有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籽粒。

后天无核葡萄的形成则主要受到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赤霉素会刺激葡萄果粒长大,形成无核果粒。当前市面上的无籽葡萄中,假单性结实型的无核品种占比较大,其优点是能够较为稳定地遗传无核及其他优良性状,如饱满的大颗粒果实等。

关于无籽葡萄的培育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杂交育种实现的,经过多轮杂交选育后,抑制种子的生长,实现“只长葡萄不长籽儿”的愿望。另一类则是在植物激素的干预下实现的,包括寻找自身产生种子但又能够产生植物激素的突变个体,以及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有核品种进行无核化处理。

人们关于无籽葡萄的担忧大多与植物激素有关。但植物的一生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控,许多植物激素本就来自植物自身。消费者不必对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安全过度担心。与之相关的残留问题也不必担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微小,在农产品上的残留也很低。

让我们放心地品尝这种在新育种技术下出现的“不用吐籽”的懒人葡萄吧。它们是在尊重自然、遵循科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安全、美味、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