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久了为什么会变白
在干燥天气的冲击下,众多玉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们,纷纷反映他们的玉石出现了失水的迹象。这一现象在各类玉种中都普遍存在,只是失水的程度和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一、原理
玛瑙玉髓的失水,简单来说,就是其内部所含的水分流失。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微观角度看,玛瑙玉髓虽然看似不渗水,但其结构其实并非完全密不透风,还是会有一些微小的毛孔与外界通气。当环境发生变化,如带到干燥的地方时,水分就会通过这些毛孔慢慢渗透、蒸发出来。
二、避免失水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失水是可以避免的。品质好的老料不容易失水,而品质较差的新料则容易失水。老料与新料的区别主要在于密度和结构调整。
除了先天因素如玉石形成时的压力、温度及环境等,后天因素如长期浸泡在河中、被河水冲刷打磨等也会改变玉质,提高玉对天气的适应能力。在和田玉、田黄及黄龙玉籽料上,这种后天改变的表现尤为明显。
三、养护与避免失水
对于已经失水或容易失水的玉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养护。例如翡翠,通常会采用蒸腊的方法,即在翡翠表面蒸上一层腊,堵住失水的毛孔,这样水分就不容易离家出走了。还可以采用“缺啥补啥法”,如水养、打油、盘玉等。
四、为何单单翡翠能行?
翡翠可以蒸腊,为何其他玉种不可以呢?这是因为翡翠的密度较高,结构排列也更加紧密,因此能够更好地锁住水分。而其他玉种,如黄龙玉等,由于毛孔较大,腊无法有效堵住毛孔,水分仍会流失。
五、识别种老种嫩
识别玉石的种老种嫩,可以通过观察其透明度、比重、色质等方法。对于翡翠和玉髓等玉石,还可以通过工具切割打磨、观察荧光等方法进行识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识别方法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玉石的失水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避免和养护。而对于识别玉石的种老种嫩,则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实践。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