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办法不张嘴睡觉
今天在网上浏览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帖子,内容为“上半张脸秀丽,下半张脸略显平凡是怎样一种体验”。其中,最上面的两张照片中女士的前后对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颜值因口罩的遮挡与摘下而经历了从80分到不及格的巨大落差。这位女士的面部特征明显,硬腭高拱,上排牙齿前凸,俗称龅牙,属于腺样体面容的典型表现。尽管新闻内容未提及这方面信息,但根据我的医学知识推测,她的外貌可能与长期张口呼吸有关。
在当今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许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睡觉时张口呼吸,便忧心忡忡。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称张口呼吸不仅会使孩子变丑,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我在门诊或网络上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
那么,孩子睡觉时张口就意味着“张口呼吸”吗?我们有没有办法在家中进行判断呢?
要明确的是,张口睡觉不等于张口呼吸。有些细心的家长会在孩子睡熟后以手指试探其口鼻是否有气息,从而得知孩子只是张口,并未实际用口呼吸。张口呼吸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例如是每日发生,还是一周一两次,是否伴有打鼾、磨牙等症状。并非所有的张口呼吸都会导致面容改变或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们的描述往往受主观偏见和情绪的影响,过于焦虑的家长可能会夸大孩子的症状,而心态轻松的家长则可能忽视孩子的严重表现。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小测验,以判断孩子是否在睡觉时张口或张口呼吸。
第一种是夜间观察法。这种方法最为直观,孩子睡熟后如果口,即为阳性标记“+”(如图2所示);若没有,则标记为“-”。
第二种是餐巾纸呼吸检测法。只需取一条细长的餐巾纸(约2-3厘米长,5-6毫米宽),在孩子睡熟后先将其置于鼻孔处观察是否有摆动,以判断是否用鼻呼吸。若摆动,记作“+”,表示用鼻呼吸;若无摆动,则可能是鼻塞或用口呼吸,记作“-”。然后,将餐巾纸移至孩子嘴前,若摆动,则表示用口呼吸,记作“-”;若餐巾纸无动,则表示无口呼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