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虎兽核桃为什么不红
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我可能会使用“疑似某品种”作为文章的标题。以这对核桃为例,初看之下,我将其归为麦虎类,其桩型略显矮态。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对核桃似乎融合了多种品种的特征,使得我无法准确判断其归属。
如今,麻核桃的品种特征日益模糊,若这些“新品种”核桃因杂交而产生了变化,我也无从反对,因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就像这对核桃,尽管没有确凿证据,我并不认为原桩的麦虎会具备如此矮桩的特性。
有人称之为“狮虎兽”,理由是它的纹理虽似麦虎,但形状已接近狮子头的“大肚子”。对于“夹板核桃算作新品种”的理论,我持保留意见。未曾亲眼见到这对核桃上夹板,我仍将其视为“疑似矮桩麦虎”。
鸡心核桃的衰落,反映出玩家们对矮桩核桃的偏好正在上升,高桩核桃不再主流。但这仅是一种趋势,南将石、密纹、大花等仍存高桩桩型,麦虎亦是如此。我初识并喜爱的麦虎,便是高桩形态。
我盘过的核桃虽不多,麦虎却是其中之一。不知为何,自始我便更偏爱虎头核桃,或许是因为狮子头被炒作过甚,而我并不想“随波逐流”。我曾自行配对虎头核桃,唯有自己配对过的核桃,我才能说自己对其有所了解。
本文配图的核桃并非我所购买,而是与核友交换而来。未知是否有人终身只拥有一对核桃便能盘至天长地久,但我接触的核友中,无人只购一对核桃。所谓的“回血”,在我看来即核商行为;而交换则是一种无价的交流。与我一同交换过核桃的核友们,从不讨论各自核桃的价格,只因彼此手中有多余且对方喜欢的核桃,便进行交换,简单而纯粹。
作为收藏者,我对核桃是否上夹板、是否打并不太在意。这对核桃特征鲜明,配对工整。我衷心感谢那位核友将其交换给我。待我整理好手中的楸子后,必将回馈几对核桃以表谢意。
期待通过交换丰富我的收藏,也期待核友们能在我这里挑选到心仪的核桃进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