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科技共享充电宝
近期,共享充电宝行业因袁冰松的“失联”再度引发公众关注。作为共享经济中少有的存活者,随着去年线下消费的复苏,共享充电宝行业也呈现出回暖态势,但仍然饱受争议。
一方面,新入局的加盟商反映盈利困难,消费者也抱怨价格涨幅过快。共享充电宝企业的运营模式受到质疑,部分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依然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和活力。
“市场在经历调整后,现在更加集中。”某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这也为留下来的品牌提供了机会。”
在当前多因素叠加的环境下,不少人发问:共享充电宝是否仍为值得投资的领域?
创始人“失联”并未让行业崩溃
共享充电宝并非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与线下消费场景紧密相关的服务产品。由于智能手机在物理上的限制,它仍被许多用户需要,多数门店也配备有共享充电宝。
数年前,共享经济热潮中,共享充电宝获得资本青睐,入局者众多,资本也源源不断。但到了2022年,行业遭遇负增长,整体规模缩水至100。共享充电宝小程序月活及线下消费场景客流均出现下滑。
某品牌代理商谈及过去的表现时表示:“当初我们躺着数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不、竞争压力大是平台与代理商的共同困扰。
近日,关于袁冰松的传闻再次甚嚣尘上。不过他已在直播中回应目前已是自媒体人身份,并与相关法律纠纷划清界限。而其他品牌也在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尽管如此,其他共享充电宝品牌也面临诸多问题。资本市场对这一行业的信心不足,导致上市企业股价表现不佳。新代理商抱怨盈利困难,消费者则对价格涨幅有所不满。
行业规模提升,头部企业盈利稳定
作为行业的一员,某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竞争激烈,但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公开数据显示,随着去年线下消费的复苏,共享充电宝行业也在稳步回升。
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几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将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速。尽管其他行业中的玩家并不多,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上市企业仅有一家,仍可通过其业绩窥视整个行业的“未来”。
根据怪兽充电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来看,其虽面临挑战,但其在Non-GAAP下仍有调整后净利润。公司在海外招商项目上也有所动作,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
行业内的头部企业通过早早布局点位,使得新入局者面临较大困难。而多年发展后,头部玩家几乎占据了全部市场,这也导致了高淘汰率。
转型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经营过程中,变化是应对一切的必经之路。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而言,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如何挖掘更多下沉市场、提高效率成为关键。
许多品牌开始从直营转向代理模式或两种模式共存,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更快的扩张能力。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增强了高利润网络合作伙伴模式的贡献。
同时企业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以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如怪兽充电曾尝试跨界卖酒但效果并不显著当下又布局了分布式光伏业务。
总体而言尽管面临挑战但共享充电宝行业仍具有市场潜力。在用户对手机依赖加剧、耗电量不断增长且电池技术暂无突破的背景下共享充电宝一定程度上仍是必需品。要想做成一门好生意仍需关注用户体验、代理商共建以及平台运维等方面。
总之尽管存在波动和挑战但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Non-GAAP盈利的怪兽充电为例它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