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液相色谱,犹如开启未知物质世界的神秘之门。在科研领域,诸多难题常常能在色谱图中得到解答。有些问题可能通过简单调整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有些则需要改变操作程序来处理。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色谱柱和流动相,这是获取优质色谱的核心所在。在液相色谱分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六大常见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策略与工具进行应对。
一、峰尾现象
当色谱柱两端的滤网出现堵塞时,样品会在筛板中形成滞留,导致峰值拖尾。反吹塔或更换筛板是有效的解决方式。如果色谱柱因某些原因失去柱效,物质无法充分保留在固定相上,随流动相流出,也会形成拖尾。这时,重新加载或替换色谱柱是明智的选择。样本污染或流动相PH值选择不当也可能导致峰尾,针对这些问题,更换色谱柱、使用有机溶剂梯度冲洗或调整pH值都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高峰前现象
当样本过载或溶剂选择不当时,会出现高峰前现象。例如,在反相色谱中使用腈作为样品溶剂时,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导致峰锋出现。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可以调整流动相的选择,或选择相似比例的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立柱损坏或一个小峰出现在大峰之前也可能造成这种现象,这需要更换色谱柱或调整流动相的洗脱梯度来应对。
三、基线漂移
基线漂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柱温波动、流动相不均匀、流动池被污染或有气体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柱温箱控制柱温和流动相的温度,使用HPLC级溶剂并确保流动相脱气,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动池等。流量比或流量变化不当以及样本中的强烈保留意见也可能导致基线漂移,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流动相的成分和流速,并使用保护柱来解决。
四、山峰过宽
山峰过宽可能是由于色谱柱污染或失效、色谱柱与检测器之间的管道过长或管道内径过大等原因引起的。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更换相同类型的新色谱柱,如果新色谱柱提供对称的峰,也可用强溶剂清洗旧色谱柱;或者更换内径较小的短管道。检测器对反应时间或池体积的过度响应也可能导致山峰过宽,可以通过缩短响应时间或使用更小的流动池来解决。
五、基线噪音
基线噪音的问题可能源于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泄漏、流动相混合不完全、温度影响或同一线路上的其他电子设备干扰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确保对流动相进行脱气并冲洗系统以去除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检查管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泄漏等;用手或使用低粘度溶剂充分混合流动相;使用柱温箱降低温差或增加换热器;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等检查干扰是否来自外部并进行校正。
六、分辨率不足
面对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优化梯度洗脱程序、重新配置流动相、处理保护柱或分析柱的堵塞问题等。如果分析柱堵塞,可以尝试反冲洗;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可能需要再生计划或更换色谱柱。处的滤网堵塞也可能导致这一问题,因此可以尝试更换处的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