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为什么叫水浒传


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每部作品的名称都堪称点睛之笔,与作品内容相得益彰。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命名方式相对直观,理解起来较为容易。《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其命名背后的深意却常常令人费解。石头记中的“石头”指的是贾宝玉与生俱来的通灵宝玉,这块石头与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有着深厚渊源,更代表着开辟鸿蒙,诞生万物的神秘力量。至于其中的寓意和情感象征则更是耐人寻味。

而对于四大名著中最令人费解的书名《水浒传》,其由来更是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部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最初并不叫《水浒传》。实际上,《水浒传》这个名称蕴人的传统命名方式——用典。通过借用古籍中的名句或典故,来隐晦地表达深意。这里的“水浒”一词源自周朝先祖太王亶父的传奇故事。最早出自《诗经·大雅·緜》中的诗句:“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此词后来又被人们引申为发祥地、安身之处以及出路等含义。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因为现实社会的而寻找另一条出路,而上梁山正是他们寻找安身之所和开辟新路的象征。这一命名方式巧妙地将古老的故事与小说的主题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