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


在民用供电体系中,漏电保护器以其集漏电与短路保护于一体的功能,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的电气安全保障之中。其普及程度之高,使得大多数人都对其应用与功能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此,我们不再赘述其相关知识,而是要分享一个在多种因素交织下引发的漏保开关跳闸的故障实例。

数日前,我所负责的住宅小区内有一户居民向我求助,称其家中的漏电保护器经常出现自动跳闸的情况。当我抵达现场时,面对我的是一对年长的夫妇。他们告诉我,在没有明显触电发生的情况下,他们所使用的DZ47LE-63(C60)型漏电保护器会在晚间某个时刻突然跳闸。面对这种情况,按照常规操作,我首先替换了新的漏电保护器,因为从居民的描述来看,问题很可能出在设备本身。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当晚八点左右,同一户居民再次打来电话,新换的漏保开关再次出现了跳闸。接到消息后,我立刻赶往该住户家中。经过详细询问与了解,得知当时家中仅有两盏照明灯和一台冰箱在工作状态,且家中无人进行任何电器操作。鉴于冰箱是全天候运行,因此其引发问题的可能性被排除。在检测了外接的漏保开关及其连接的线路后,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就在我对故障原因一筹莫展之际,老太太的一句话提醒了我:"老伴儿,你记得你刚才想洗澡吗?电热水器停电后你又打开了吗?" 这让我想起可能还存在其他待机的电器设备。于是,我迅速前往卫生间查看,发现该住户的储热式电热水器确实处于待机状态。

经过简单的电气检测,我发现电热水器本身并无异常。但进一步检查其使用的墙壁插座时,我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焦糊味。拆开插座后,我发现L、N两铜片表面已有明显的烧蚀痕迹,更令人担忧的是其间的绝缘材料已经碳化并伴有颗粒物出现。使用兆欧表进行检测时,我能清晰地看到两铜片间的绝缘材料在"嘶嘶"声现了击穿放电的现象。

在进一步与两位老人确认后,我了解到他们为节省电力而选择在洗澡前才插上电热水器的插头。我判断这次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源插座的容量过小,而不良的使用习惯(如频繁插拔插头)则加剧了插座内铜片的弹性变小。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插座内绝缘材料碳化短路,从而触发了漏电保护器的跳闸动作。

考虑到两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我为他们更换了一个标称电流值为30A的电热水器专用插座,并带有开关功能,以便他们无需频繁插拔插头即可控制电源开关。

通过这一实例,我们再次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与插座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