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地抢棺砸棺
殡葬需谨慎,粗暴手段应被制止
殡葬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民众需求的重要工作。革除丧葬陋习,推广新的殡葬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考虑传统观念和习俗时,尤其是农村地区浓厚的乡土观念,殡葬的推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当深思熟虑,确保方式方法既符合规定又不失人文关怀。
根据《殡葬管理条例》,殡葬管理应积极、有步骤地实行火葬。这意味着需根据群众的情感基础、心理接受能力和规律来分阶段、分层次推进。“零点行动”、绝对的“100%”以及等措施,给人们带来的是冷漠、霸道、目无法纪的感觉,忽略了观念革新的渐进性。
回想起2012年在河南周口发生的平坟运动,同样以殡葬为目标,却因强制执行的方式忤逆了群众的殡葬观念和习俗,最终以失败告终。时隔六年,江西的抢棺材事件再次让人唏嘘不已。对于老人家中尚未使用的棺材进行收缴和,从法律角度看,实施者可能涉嫌违法。
从物权法的角度来看,被收缴的棺木属于所有人的合法财产,未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更未损害公共利益,因此采取的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曾删除第20条中的“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意在限制民政部门在殡改中的强制推进。依照行政强制法规定,县级以上虽有权进行行政强制执行,但绝不能执行他人财物的行为。
“零点行动”虽考虑了殡葬的效率,但却忽视了合法性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此举忽略了与群众耐心沟通、解释的环节,直接以法律为幌子简单粗暴地执行100%火化率。这种不人道、不合法的行为应当立即停止。
殡葬的推行需谨慎,尊重传统文化和习俗。简单粗暴的手段不仅不合法,也违背了社会和道德底线。我们应当寻求更为温和、人道的方式,以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