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唐)
黄四娘的家园,小径被繁花覆盖,
万朵千朵的花儿,枝头沉甸甸低垂。
留连戏蝶在花丛中起舞,似是不愿离去,
自在娇莺在枝头欢唱,声音如丝如缕。
【注释解读】
“黄四娘”是杜甫在成都草堂的邻居。
“蹊”在这里指的是小路,带有步道的意思。
“留连”是指留恋不舍得走,常常用来形容景色引人入胜。
“娇”在这里是形容鸟儿的,以及它们的可爱姿态。
“恰恰”在这里是象声词,形容鸟儿的清脆动听,也有人认为这是唐代方言,表示恰好的意思。
【翻译概述】
黄四娘家旁的小路,处处都盛开着缤纷的花朵,它们让路边的枝头重重的垂下了头。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留连忘返的蝴蝶翩翩起舞,在花间徘徊不舍离去;而那自由自在地欢唱的莺鸟,用它们甜美的歌声装点了这片绚丽的春天。
【深度赏析】
公元760年,杜甫在经历了一连串的离乱之后,终于在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春暖花开之际,他漫步于锦江边,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写下这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此诗便是其中的第六首。它描述了杜甫在黄四娘家周围所感受到的春天气息和美丽景色。
诗的首句描绘了寻花的地点和背景。而“千朵万朵”与首句的“满”字相呼应,生动地展现了花的繁盛。而“压枝低”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繁多的景象。三、四句通过动态画面描绘出景物的生气和动感,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花朵的香气和魅力。最后的鸟鸣之声,更增添了春意盎然的意境。
此诗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春的魅力。诗中有声有色、有情有景、远近相生、动静结合。无论是蝶舞还是莺歌,都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全诗不仅具有音韵的美感,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