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为什么不用东风三
在当今军事贸易领域,尽管众多装备和武器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通,但有一种装备的交易始终极为敏感,那就是弹道导弹的技术与装备。这种高端技术几乎是大国特有的优势,若某些欠发达的突然拥有此技术或装备,可能会引发地区的不稳定。大多数情境下,弹道导弹技术和相关装备的交易是被严格限制的。尽管规则如此,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实际上,我国就曾经历过这样的例外。
在上世纪80年代,面对沙特的订单需求,我国曾向沙特出口过数十枚东风-3导弹,但并未包括技术转移。这些导弹为我国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交易。沙特之所以如此迫切地希望购买这些导弹,主要是因为他们面临的外部局势复杂,购买导弹主要是出于自保的考虑。事后看来,这批导弹的购入确实让沙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我们的联系。有网友戏称“少侠,军兔再售一些吧”。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虽然战乱不断,但沙特并未遭受重大入侵。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这几十枚导弹发挥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尽管这些弹道导弹没有器的威力,但即便是装载常规,其射程也能达到上千公里。对于沙特所处的地理位置而言,这一射程已经足以产生震慑效果。
近40年过去了,我们在沙特的阅兵式上仍然能看到这些导弹的身影。为什么这些导弹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后仍然能够正常使用,甚至在当前的形势下仍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呢?关键在于它们的制导装置。我们知道,对于弹道导弹而言,制导装置的精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导弹的寿命和性能。而东风-3导弹之所以能在沙特保持长久的使用寿命,与其采用的惯性制导方式密切相关。
这种制导方式主要依赖陀螺仪等设备,在导弹升空后,根据导弹的惯性和飞行姿态进行调整,使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这种制导方式使用的精密电子仪器相对较少,因此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外界信号干扰的可能性也较小。这就导致了这款导弹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制导系统也更为稳定,这也是它在沙特能够长寿的关键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