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为什么用棍子捶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大人们去河边洗被单,那时候的农村生活虽然简朴,却充满了无尽的欢乐。
我们孩子整天在外面玩耍,对干净的概念并不太理解。除非到了夏天,整个冬天可能只有在过年期间才会洗一次澡。我们对水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依恋。
当春天的柳树开始发芽时,我们就开始期盼着夏天的到来,因为只有夏天,我们才可以去河里尽情嬉戏。随着河边的柳树逐渐变得翠绿,河堤也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时我们就可以拿着玻璃罐子去河里捉蝌蚪了。
大人们在这个季节的农活并不繁忙,于是母亲会约上几个邻居,把家里的床单、被单和大件衣物带到河边来洗涤。在家里洗涤这些物品并不方便,因为没有足够大的盆子,使用老式压井也非常慢。
在河里洗涤就显得方便多了。我们用盆子和皂粉提前浸泡衣物,80年代初期的农村还没有洗衣粉,大多使用肥皂。把衣物用肥皂水泡一会儿后,我们就开始用棒槌敲打。
洗涤的地方是一个弯道,河边有整齐的石坝和露出水面的大石头,这些石头是洗大件布料的天然搓衣板。我们把泡好的被单搭在连起来的石头上,用棒槌敲打,一边敲打一边翻面。大人们边笑边捶打,我们小孩子则在旁边摸河蚌、捉鱼虾。
太阳逐渐升高,气温越来越暖和,大人们把洗好的被单平铺到河堤的草坡上。花花绿绿的被单就像万帜一样煞是好看。我们被分配了任务,要被单不被羊群弄脏。这个季节草最嫩,羊群常常会被赶到河堤上放牧,我们要时刻留意他们不要拉到洗好的被单上。
在河里漂洗也是大人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可以在劳动的同时和邻居聊天,分享一些家常里短。等到所有衣物洗完,已经是晌午了。我们帮忙拿盆子,大人则忙着收被单,然后一起回家准备做午饭。
我们小孩子则拿上自己的瓶子和小花,在河堤上狂奔。虽然不时传来大人的提醒和叫骂,但我们并不怕受伤,最怕的是裤子摔破。这个季节是最美的,满眼都是青绿和煦的春光,还有掺杂在漫天飞絮里的笑声。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