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目录120回


三、史进的忠诚

史进在上梁山后,虽未像鲁智深、武松般明确表露反招安的态度,但他仍忠诚于、,此点无可置疑。他上梁山的动机更多的是源于“义”这个字眼。古人常言“学文习武,售予帝王家”,这便是他们的初心。史进亦如此,他的第一步是学习武艺以保护家园。

书中描述,史进曾严词对陈达等人道:“你们放火、打家劫舍,滔天行,都是该死之人。你们好大胆子,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这段话透露出史进对违法之徒的痛恨与他的正义感。而当陈达等人解释其山寨因粮食短缺欲借粮时,史进虽知其处境艰难,但依然坚守职责,不肯轻易放过他们。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即忠诚与坚持道义。

四、史进的孝道

人们往往误认为史进起初是一个纨绔子弟,每日只是沉溺于舞枪弄棒,却不务正业。其实不然,史进学习武艺是在其父史太公的允许与支持下进行的。

书中记载,史太公曾说:“我儿,你此番输给了人家,应再拜师学习。我从前就担心你只顾着练武而不务农事,你的母亲为此事生气至死。但我只得随你的性子,投了大量的钱财为你请师父教你武艺。之后还请了技艺高超的匠人为你刺下这身花绣。”这段话说明史太公是支持史进习武的,而且愿意为之付出重金。习武的目的除了为了将来报效外,更是为了保护这一方百姓,因为附近少华山常有强盗出没。

至于史进的孝道,他在父亲健在时确实只在庄里练武,未曾离家远行。这正是因为古时的孝道中有句话叫“父母在不远行”。当史太公因病离世后,史进为完成父亲的遗愿,才踏入江湖。

五、史进的节制

史进的家境与地位足以让他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却选择节制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习武之中。书中记载,史进回到庄上后,每天都会努力修炼自己的气力。他正值壮年,无家室牵挂,因此常在深夜练武,白天则是在庄后射箭骑马。他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他的自律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