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冻为什么叫土笋冻


说起福安的特色美食“土丁冻”,想必许多人都不会陌生。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它是用大蛏子肉制作的“果冻”,其鲜美滋味让人难以忘怀。实际上,上乘的土丁冻呈银灰色的半透明状,无任何杂质。食用时只需些许油和盐,就能充分展现其清淡蕴鲜、可口的特色,常吃不腻。

土丁冻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闽东地区的传统美食。冬春时节是品尝土丁冻的绝佳时期。制作土丁冻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以前家里很少制作。需要将土丁处理干净,用热水烫过,去掉表皮,然后煮熟。在煮的过程中,土丁会释放出富含胶原蛋白的汤汁,最后加入盐搅拌,用炭火熬煮至,最后自然冷却凝固。

直到近几年,通过户外直播,我才了解到福安人所说的土丁其实就是沙虫。每年秋收后,大海退潮时,闽东下白石镇荷屿一带的乡民便开始寻找土丁。土丁是一种生活在沿海咸淡水交界滩涂上的环节软体虫状动物,与滩涂泥巴色泽相近,难以辨认。但是一旦找到,便会发现它们而居,可盈篓而归。

沙虫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海鲜,其动物学名为“方格星虫”,并不属于中类。沙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特别鲜美,可鲜食或晒干后食用。沙虫还具有降血压、治湿、防癌的作用。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且市场畅销,价格也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沙虫对污染特别敏感,一旦水质出现问题就会绝迹,因此也可以作为当地海洋生态的指标性生物。

靠海的朋友们,你们那里有没有沙虫呢?如果你们知道如何料理沙虫,不妨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道美味的海鲜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