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瓶为什么会亏电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冬天车子停了三四天没开,电瓶就亏电打不着火了,但在夏天停一个星期都没事。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来告诉你答案。
主要原因是气温下降,电瓶的容量本身就会变小。据参考论文所述,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液的粘度会增加,导致离子扩散速率降低。这样,电瓶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变慢,极板内层的活性物质无法充分利用,电池的容量自然就减小了。简单来说,就是电解液在低温下变得粘稠,电池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减缓。
实验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在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的容量会显著下降。比如一款蓄电池在30℃时容量达到100%,但在0℃时只剩下77%,到了零下25℃时更是只剩下70%,相当于减少了三成的容量。而电瓶容量变小,能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也会相应变小。
但与此冬天的机油粘度变大,发动机的起动扭矩变大,需要更大的起动电流。输出的起动电流却变小了,这就增加了车子打不着火的概率。如果你的车子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那真的需要特别关注电瓶的状况了。
第一种情况是车子经常短途行驶,然后停放两三天以上。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里,车子放一晚上电瓶就可能失效。短途行驶时,电瓶还没来得及充满电,车子就熄火了,长期这样会导致电瓶电量过低,无法启动。
第二种情况是电瓶已经使用了多年,曾经亏过电。亏电对电瓶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据另一篇论文指出,电瓶在亏电时,内阻会迅速增大,容量减少。长时间的亏电状态或多次亏电都会对蓄电池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一个使用多年且曾经亏过电的电瓶更容易出现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车子的电瓶状态呢?听一下车子启动时的声音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启动声音很干脆,那电瓶可能没问题。但如果启动时需要多次尝试,且声音软绵绵的,那电瓶可能就不耐用了。在极端低温下启动车子时,判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最准确的方法是使用万用表实际测量电瓶电压。将万用表调到20V档,将黑色一头接到电瓶负极,红色接到正极。在车辆不启动的情况下,正常电压不应低于12V。如果测出来的电压低于11V,那很可能就会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