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的人可怕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则故事生动展现了言辞不慎的严重后果。
话说项羽在鸿门宴后,以姿态进入咸阳,烧杀抢掠无度,最终杀了秦王子婴,并了阿房宫。分封完诸侯后,他带着掠夺的财物准备离开咸阳,返回故土。一位名叫韩生的人站出来为项羽出谋划策。
他向项羽进言道:“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建立霸业的上佳之地,定都于此甚为合适。”这一建议却未能得到采纳。因为项羽所见的咸阳已是残破不堪,加之其先前在当地的与已激起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定都咸阳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项羽目睹眼前一片狼藉,心中难免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他渴望回家炫耀自己的成就,于是说道:“若富贵而不回故乡,岂不是如同身着华服于暗夜中行走,无人知晓其光辉?”韩生听后,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得摇头退去。
韩生内心的不满并未因此平息。他在外与人交谈时,不禁发出了对项羽的讥讽之词:“众人皆言楚人如猴戴帽,徒有其表。”这一言语不慎传到了项羽耳中,激起了他的极大愤怒。他下令将韩生投入锅中烹煮。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必须谨慎言辞。一句不当的话语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灾难。我们也应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在身处高位或拥有权力时,更应保持冷静与理智,切勿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
此故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一》。当时韩生向项羽进言道:“关中地势险固,物产丰饶,可作霸业之基。”但项羽因秦宫已被烧毁且欲归乡炫耀,故而不以为然。他回答说:“若富贵而不返乡,如锦衣夜行。”韩生退后不禁感叹:“果真人言楚人如沐猴而冠耳。”最终因言语不当而遭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