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吃不厌的家常菜
天气日渐寒冷,几场寒流过后,家里越发感觉到了冷意。之前,我与媳妇带着两个孩子,在远离学校和上班地点的房子里生活,每天中午面对寒冷的天气和短暂的时间,我们常常选择在父母的老宅子里享用午餐。
老宅子位于老城区,交通方便,父母退休后闲暇时光较多。我们商量后决定,这个冬天中午就去父母家“蹭饭”吧。我打电话告知母亲这一决定,她欣然答应,并保证让孙子们吃得饱、吃得好。晚上她还说会负责接送孩子上学。这隔代亲的温情,真是无比珍贵。
考虑到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我们权衡再三,觉得还是让老人照看孩子更为妥当。孩子们喜欢吃米饭和面条,而父母也愿意适应他们的口味。这一周,餐桌上几乎都是大米饭和各种菜肴。家常菜虽不似饭店般精致,但味道鲜美、实惠可口。父母用心准备的每一道菜,都透露出他们的关爱和用心。
黄辣丁在我们这里被称为“黄格牙”,是难得的美味。母亲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半碗鱼汤,他们喝得精光,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某天,父亲早上去菜市场买了百十块钱的排骨,炖了一大锅。那天的菜虽少,但排骨的鲜美足以让人满足。皮肚是母亲自己泡发的,味道纯正、筋道十足,我从小就钟爱这种味道。
媳妇想吃卤面,母亲便做了香喷喷的卤面。河南的卤面软和有味道,配上酸辣鸡蛋汤更是美味绝伦。我教的辣椒酥做法,母亲做得比我还好吃。
卤肉、肉丸都是父母为了孩子们精心准备的。而炒茄子虽然卖相不佳,但老人用老抽炒制的方式我却一直不改其习惯。排骨的酥烂口感和极佳的味道让人赞不绝口。
早上母亲买了一只花鲢鱼,她一鱼两吃,既炸了鱼块又煲了鱼头汤,真是巧思妙计。平菇和香菇的搭配也是我未曾尝试过的,但味道依然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