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春的成语


春回大地时,天色如画,美不胜收。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岁序的起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时刻。

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背景下,立春的习俗各地异彩纷呈,如“迎春”、“咬春”、“戴春鸡”等,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丰收岁月的热切期盼。对于热情好客的客家人而言,这一天更是洋溢着欢笑与喜悦。

品尝“五辛盘”滋养身心

书写“春”字祈愿春日吉庆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洛带古镇,几代定居于此的客家人,会在立春日品尝一种名为“五辛盘”的食品。据晋代《风土记》记载,“五辛盘”由独特气味的五种蔬菜组成,如大蒜、韭菜等,如今也包含姜、葱等。它们被切丝包裹,有时也被称为现代的“春卷”。这不仅是迎接新春的象征,还因为辛味食物能促进气血运行,如同冬眠后的植物开始生长,人也需舒展身体,调节身心。

关于五辛盘的小知识

春节期间,多数人家会在家门口贴上福字和对联,而客家人则会贴上一个“春”字,并附上如“满面春风”、“春暖花开”等带“春”的词语,以此祈愿春日吉祥平安。

春符的寓意与象征

在华夏先民的习俗中,《诗经》曾描绘了人们喜饮春酒、欢庆丰收的情景。对于珍视酒文化的客家人而言,家中常备有浸泡着鸡爪的春酒。鸡爪在酒中呈现出金黄之色,寓意“抓钱”,喝春酒不仅庆祝丰收,也祈求财源广进。

自然界的万物开始复苏,山水之间洋溢着新的生机。在这农事的起始之时,客家人还习惯于在立春之日互相拜访,共饮春酒。平日难得相聚的亲友们趁此机会加深感情,畅谈新一年的农耕计划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