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人物素材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能够见证并亲历开放的辉煌历程,实在是一份难得的幸运。许振超感慨道,正是开放的春风,塑造了他、他的团队以及青岛港的辉煌成就。

许振超,生于1950年,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74年,他只读了一年半初中便踏入青岛港,开始了码头工人的生涯。那时的青岛港码头作业环境艰苦,工人们需依靠人力完成装卸任务,面对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许振超从未退缩。

随着开放的推进,青岛港的码头作业机械逐渐升级换代,从简单的吊车到现代化的叉车、牵引车、装卸机械等。许振超紧随时代步伐,刻苦钻研先进设备的操作技巧。他以极度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逐渐掌握了桥吊的操作要领,并取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资格。

许振超担任桥吊队长后,不仅对自己的技术要求严格,还带领团队不断追求卓越。2003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他和工友们连续奋战,成功打破了集装箱装卸的世界纪录。这一壮举展示了他们团队的实力和决心。

为了解决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的能耗高和环境污染问题,许振超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完成了“油改电”工程,为行业树立了榜样。他创造出的“振超工作法”为青岛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许振超的事迹激励着青岛港的每一位员工,追求卓越、争做先锋。如今,青岛港已经拥有众多高技能人才和德才兼备的先进典型。这些人才将新为新技术,推动着青岛港不断迈向世界强港的目标。

如今,青岛港的桥吊已经实现全面自动化升级。面对智慧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许振超认为我国产业工人在装备和技术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目标,为产业工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许振超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青岛港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港口,拥有先进的设施和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路还是管道运输,青岛港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青岛港还拥有丰富的航线资源和多种类型的货品作业经验。

许振超和他的团队为青岛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和成就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产业工人不断进步、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