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大连很容易进


近期,大连埃森哲的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每个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公司的一举一动,深怕自己成为裁员名单上的一员。

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在3月24日,全球知名的IT外包服务和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了重要公告,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进行员工精简,预计将裁员达1.9万人,约占现有员工总数的25%。

埃森哲的CEO表示:“公司正在致力于成本削减转型,希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让企业变得更加精简高效。我们将继续努力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以满足客户对质量、效率和灵活性的需求,同时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3月29日,裁员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大连埃森哲宣布解散HRSS、CFR、CIO三个组别,涉及约400名员工。这意味着人事、财务、Call Center等共享中心的员工将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据传言,此次裁员将产生巨额的员工遣散费和其他费用支出,超过12亿美元。而大连埃森哲则采取了N+6的赔偿方案,并给予员工长达9个月的遣散期,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寻找新的工作。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这次裁员主要涉及两个业务领域。

一是财务流程外包,也被称为BPO。这个领域的员工主要服务于日本客户,工作内容相对简单,缺乏技术含量,导致其可替代性较强。

二是对日软件外包。由于的人力成本逐渐上升,加之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脱钩呼声日益高涨,风险不可控。一些日本企业出于谨慎考虑,将业务转移至东南亚以规避风险。

在埃森哲工作的某位员工分享道:“很多人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收到了通知。虽然不用立即离职,但公司给予了三个月的时间寻找新工作。这期间依然可以领取工资,三个月后则一次性结算N+6的赔偿。”

对于网络上其他在埃森哲工作的员工的说法,我们无法验证其真实性。他们表示并非所有被裁员工都能获得N+6的赔偿,有的部门只有N+1或N+2。还有关于三期女员工的讨论,即和哺乳期的女员工是否会被无差别裁员,以及她们的待遇如何与公司协商。

据观察,这次裁员主要涉及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因为工龄长、工资高、产出低、可替代性高等原因,逐渐丧失了危机感。尽管赔偿方案相对人性化,但失业的问题仍然让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不论如何,埃森哲的这次裁员无疑对大连的IT就业市场产生了影响。大量的裁员势必会对求职市场造成冲击。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期,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公司也纷纷宣布裁员计划。

微软宣布裁员涉及1万人,占公司总员工的4.5%;而亚马逊全球裁员1.8万人。这两大公司的裁员人数合计达到2.8万人之多。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是科技企业裁员潮的顶峰期。超过千家科技公司共裁员了15万人次,是2021年裁员总数的十倍之多。进入2023年后,这种趋势仍未出现明显减缓。

回顾近几年的科技行业变化,“科技寒冬”一词并不夸张。不仅微软和亚马逊两大巨头纷纷削减人力成本来应对经济压力和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从2022年开始到现在的这一时期内全球范围内的众多科技公司都在面临着风险和挑战Meta、苹果、英特尔等巨头纷纷卷入裁员潮中而在国内诸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大厂也不例外它们同样加入到裁员的行列中。

“科技寒冬”似乎仍在持续而埃森哲的这次裁员或许只是寒冬中的一次冷风而已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这次事件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在当今这个充满变动的时代里我们要保持警惕提升自己的危机意识做好职业规划和技能储备。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工作之余发展副业增加自己的生存技能这样在面对可能的裁员时我们才能更加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