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咬手指甲为什么


自孩子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后,便有了一种新的“爱好”——咬床头。那原本光滑的床头板和床尾板,如今布满了如啄木鸟啄过的牙印,部分地方甚至露出了木质本色。每当孩子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时,若被打断,便会满脸通红,委屈地垂下,宛如倒挂的香蕉。

对于妈妈的困惑,我们可以追溯到孩子的口欲期。很多孩子在这个成长阶段都会有东西的习惯,无论是桌子椅子、木制品还是毛巾杯子,都难逃他们的“魔嘴”。一般而言,3岁前的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可视为口欲期的正常表现。但若超过这个年龄,依旧频繁,那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可能是口欲期停滞的迹象。

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孩子多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方面,年龄、性格和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生理因素也不可忽视。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铁或锌,导致和肌张,加重行为。尽管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家长仍需留意。

更多的情况下,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关。当孩子在家庭或学校遇到挫折、压力或感到不安全时,可能会通过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一项针对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08%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其中啃指甲的发生率最高。儿童心理学家Dr.Lori Woodring指出,当孩子需要适应变化时,新的压力会产生,而咬东西便是其中一种表现。

像那位咬床头的孩子,因上幼儿园后憋尿并因此受到老师批评,心里产生了紧张情绪,于是就有了咬床头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家长需要耐心寻找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应避免采用厌恶疗法。这种方法不仅可能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伤害,还存在误食的风险。打骂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行为更加严重。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行为呢?提供适当的咀嚼物,如胡萝卜、苹果或专门的咀嚼玩具,以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寻找孩子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可以带孩子查微量元素,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家长可以在孩子紧张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他们树立信心。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和谐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若孩子的行为严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孩子出现怪异行为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只要我们耐心寻找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改正,这些行为便会逐渐消失。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