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为什么总是吗孩子
大多数的人,都有过被父母责备的经历,这些小事似乎无关紧要。
比如在餐桌前因为吃饭的动作慢了被父母责怪,或是早晨起床不太敏捷也会被训斥几句,甚至在晚上想放松看一会电视也被言语上有所催促。每每发生这样的事,许多人在成年后,会回顾这些过往的经历,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或是父母存在某种不当之处。其实这些并非真正的缘由。
真正的原因在于,那些拥有权力的人,更容易对没有权力的人施加责备。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人性的微妙变化。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杂志的一篇研究中揭示:有的人更容易指责他人,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在某些情况下也拥有与自己相似的选择空间。这是如何理解的呢?
权力代表着某种形式的控制权和资源的掌握。有权力的个体有能力给予奖励、施加惩罚以及强制执行意愿。当他们面对某些情境时,与没有权力的人相比,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替代方案,因此体验到的自由感和掌控感更强。长此以往,这种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决策方式。当他们看到他人面临某些情况时,他们会觉得对方也有多种选择方案或可替代的方式,但问题往往出现在这里。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没有权力的人所面临的局限和困境。就像古时的晋惠帝所说:“何不吃肉糜?”一样,他不能理解平民的困境和局限,因为他觉得每个人应该有选择的空间和可能。其实这并不是晋惠帝的昏庸,而是他身处权力之中,无法理解没有权力的人面临的现实困境。
同样地,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之所以容易责备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身处亲子关系的权力位置中,受到权力感的影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将孩子的错误视为故意的行为,认为孩子明知故犯、不知悔改。拥有更力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对孩子进行责备和误解;而在那些强调父母子女平等关系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包容、理解和支持。这其实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