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属于什么所有
土地,作为的重要资源,始终是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在各个地方,土地的与定义有着微妙的差异。“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土地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那么,这两种土地类型具体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国有土地的定义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条款,国有土地指的是下列土地:
城市市区的土地。
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依法被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所有的土地。
依法征收的土地。
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当农村集体经济全体成员转为城镇居民时,其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
因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集体所有土地的定义
集体土地,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被称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
以下两种情况属于集体所有土地:
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等,这些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位于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非法律规定其属于所有,否则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的区别
1. 所有权人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全民,具体由代表行使。而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农业集体经济成员,非集体成员不享有其所有权。
2. 用途不同:国有土地的使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通过使用权出让或划拨实现;二是用于建造办公场所、公益设施等。而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方式除了自用外,还可以用于生活、经营自用,如作为宅基地分配给成员、建设集体住宅、娱乐设施、经营设施等。
3. 收益渠道不同:国有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出让使用权获得的出让费,而集体所有土地的收益渠道更为广泛,包括他用的转让、出租收益以及自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经营收益。
4. 发证不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登记造册并核发。而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则由确定。
关于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按照法律规定,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征收。随后需补办土地出让手续。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办理手续与新征一块土地相似。
无论是国有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性质,与企业的性质并无直接关联。在一般情况下,当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时,改制文件中应对土地处置有明确的处理方案。
相关法律规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