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深基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1. 现场勘查与环境调查报告;
2. 施工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
3. 主要施工技术及关键部位施工工艺工法参数;
4. 各阶段危险源分析及相应安全技术措施;
5. 应急预案及响应流程。
二、开挖原则
遵循设计要求,分步开挖,确保土方稳定,严禁超挖。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需注意上层土钉注浆体及混凝土面层强度,以及逆作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确保开挖安全。预应力锚杆需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开挖。
三、对现有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等的保护
建设单位需相关单位进行基坑环境调查,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对支护结构、已施工的主体结构及邻近道路、市政管线、地下设施等进行施工监测,确保安全。对于地下管线破裂等紧急情况,需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四、堆载控制
基坑周边禁止堆放弃土及建筑材料等,确保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湿陷性黄土地区基坑施工需采取防水措施,防止水浸入基坑。深基坑边界上部必须设有排水沟,以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五、降排水控制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合理布置,遵循设计要求进行降水运行,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当降水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截水、回灌等方法控制地下水。需对水位降深进行监测,回灌量和水质也需进行监测。
六、基坑监测
需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及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等,确保基坑安全。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区域,监测工作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结束。第三方监测与施工监测需并行开展,确保基坑安全。对于需要专项论证的基坑工程,需进行专项论证并制定专项方案。
七、其他注意事项
巡查工作需具有连贯性,由专人负责。开挖前应就本工程的环境特征、围护形式等进行详细交底。开挖过程中需持续观察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化,定期汇报巡查成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各方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置。锚杆试验时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