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为什么要船闸
世界知名运河中,除了的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两条。它们虽然长度不算太长,但意义却十分重大。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而巴拿马运河则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两条运河。
说起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它们的运行方式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苏伊士运河是海平面运河,直接连通两大海域。而巴拿马运河则是阶梯级水闸式运河,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水闸来控制水位。这是一张巴拿马运河的地势剖面图。
从图中可见,运河中间高两边低。如果打开所有的水闸,运河中的水会很快流干,两个大洋又会重新隔离开来。那么,为什么当初巴拿马运河的修建没有直接挖穿山体连通两大洋呢?这样可以让两侧的船只直接相互往来,大大提高通行效率。这还要从数百年前说起。
自公元15世纪起,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各国纷纷争夺殖民地。当时,世界主要分为两大块陆地,亚欧非和美洲。亚欧非由亚洲、欧洲和非洲组成。非洲看似是一块完整的,实际上通过西奈半岛与亚洲相连,是一个巨大的半岛。西欧的船只前往印度、东亚等时,必须绕过非洲,这段路程长达18000多公里。
同样,南北美洲虽然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但两者通过中美的地峡连接,实际上是一块完整的。因为美洲的北侧是终年冰冻的北极,所以船只从美洲的一侧到另一侧必须绕行南美最南端的合恩角,这是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如果选择从中美洲通过,则只需9000多公里,可以节省18000多公里的距离。可见,商船绕路已久矣。
开凿一条运河并非易事,需要极高的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历经了多次尝试,但最终在19世纪由法国完成。而在美洲,各方经过后选择了巴拿马地峡作为可能的运河路线。然而由于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疫病流行等因素使得工程进展艰难重重困难之下接手了这一工程并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努力才最终完成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任务改海平面运河为水闸式运河大幅减少了工程量同时加大了卫生防疫力度工程进展较为顺利最终在二十世纪早期完成了试航并正式通航
巴拿马运河长约65公里由两侧的运河航道和中间的加通湖组成航道最宽处304米最窄处仅152米加通湖是一座人工湖面积达到惊人的四百七十平方公里由拦截查格雷斯河河水蓄积而成为船闸供水保障运河的畅通无阻湖面海拔约二十六米因此两侧航道都需要建梯级船闸通过船闸的设计使得船只能够逐级爬升或下降到相应的海拔再沿航道前行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历经了长时间的困难和努力由接力主导终于将其打造成了一项国际水利工程此外该工程还有深刻的生态学意义如若直接打通两大洋虽然看起来似乎便捷但是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发生历史上通过这两条运河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条水路通道更是各国博弈与发展的象征文章透过对两条著名运河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