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为宝是什么意思


▲请点击上方“绿字”以关注本公众号。

今天是我坚持写文章的第44天,离目标100天还有不小的距离。

淡泊名利,珍视清廉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矿工在山中开采石头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玉。

他请来了玉工鉴定,玉工确认这确实是一件珍宝。这件事很快在邻居间传开,因为平时几乎没人去过他家,这回玉工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少邻居不时地朝他家里张望。

宋人心里开始不安,担心这块宝玉会引来盗贼。如果卖掉它,又怕别人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自己吃亏。他反复权衡,最后决定将宝玉赠送给一位有地位的人,这样至少能留下些人情。

于是,他来到了都城,找到了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这块宝玉。

子罕不解地问他:“你为何要将如此贵重的宝物赠予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我从来不收别人的礼物。”

宋人急忙解释道:“我并无他求。只是玉工鉴定后告诉我,此玉非常稀有,我想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我如果收了,就和你一样丧失了珍视清廉的宝。”宋人听了这番话,却不太明白。

子罕继续解释道:“我认为不贪是宝,而你认为玉是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你就丧失了宝;但若我收下了你的玉,那我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失去了真正珍贵的宝。”

宋人见子罕如此坚决不收宝玉,只能如实相告:“这宝玉在我手中实在让我寝食难安,所以我特地来都城献给您。”

子罕沉思片刻后,让宋人暂时留下。他随后命令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并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所得的钱款交给了宋人,并派人护送他回家。

——《左传·襄公十五年》故事中的智慧

解读

故事以不为可贵、崇高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廉洁奉公的精神。

反思与启示

01 实力与守财

拥有和守护宝物的基础是实力。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并做出合理的自我定位和评估。对于我来说,我不会购买,因为即使中奖也是靠运气,而非我的实力。我知道这样的钱我很难长久掌握,很容易挥霍掉。从全球范围看,很多中大奖的人后来生活反而变得更差。如果真的中了大奖,我可能会选择购买房子、车子等实用品来改善生活,因为这些物品可以长久使用并有一定的保值能力。

02 细节与大数据

宋人的邻居因为发现他的反常举动而时常张望。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银行通过大数据监测到长时间未动的巨额存款会主动联系确认客户的安全。现在很多大城市也利用大数据对高龄老人的状态进行监测。我个人也佩戴智能手环来监测睡眠数据,虽然不是绝对准确,但能提供参考。通过这样的数据监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03 价值观与处世之道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在乎的事物也各不相同。从婴儿到,我们的世界逐渐扩大并充满了不同的追求和期望。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家庭、事业、友情等各种复杂的情感和责任。世界和平并非易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为了避免与人产生争执和矛盾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子罕虽然不收宝玉但他考虑到了宋人的处境如果拿走宝玉可能会给宋人的生活带来麻烦所以他让玉工将宝玉雕琢后出售换成钱给宋人这样做既解决了宋人的问题又避免了可能的争端和矛盾的升级。

欢迎点赞、分享以支持我~

我是郑懿一个坚信高效阅读需要输出的创作者。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共同成长!